南湖评论

作品精选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作品精选 > 正文

匠心筑梦 丹心报国

时间: 2019-03-30 22:16:37来源: 作者:李淼淼 阅读: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俯首于自己的工作, 兢兢业业,他们或是牙咬着焊帽,单手完成坦 克车体的八百多条焊缝;或是用四十多万面板 拼出能与星星对话的大型球面镜;抑或是改进 出制作精度逼近零公差的工具数百件。别人把 他们当英雄,而他们只把自己看作工人。中央 电视台推出的系列片《大国工匠》,向我们展 示了一批以手艺、技艺筑造自己梦想同时,用 初心报效国家的大国工匠。

  工匠胆魄,勇者无惧。爆破技师彭祥华和 工友们负责开凿东噶山隧道——一条地质最复 杂的隧道。他们在这个地震多发带上,要经受 着种种考验:高原反应的身体问题,爆破山体 的安全问题和雅鲁藏布江的生态环境问题。他 能够把炸药填充量的误差控制的远远小于规定 的最小误差,这样技艺让他被同行们称为“爆 破王”。若不是他们,我们又怎能有现在便捷 的出行方式呢?而这一道铁路的修成,不仅连 接了人与人,更是连接了族与族。一条铁路, 联络了与西部的交流,增强了与少数民族的感 情。而每一次我们乘坐动车穿过隧道时,都应 该体会到爆破工人们被扼住生命的紧迫感。哪 有什么岁月静好,而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工匠圣手,续写经典。拓工李仁清在传承 古法技艺,30 年的研究,创新了拓印浮雕,由 此造就经典性立体拓印艺术杰作。拼接画面需 要结合考古、测绘、绘画、雕刻等多方面知识, 这些在我们看来很难拥有的技艺,李仁清全部熟捻于心。而正是因为他的浮雕拓印,才使历 史经典变得灵动可亲,不仅充实了民族文明宝 库,更是为我国申遗提供了重要依据。当今时 代,各国愈来愈重视文化软实力,身为有悠久 历史的中国,更应专注与此,传承古文化,致 力于民族复兴。

  工匠担当,兼济天下。“0.16毫米宽”“ 0.15 秒时间误差”“ 十分钟不眨眼”“ 3万次焊接”, 这些数字是对焊接工人高凤林工作的描述。心 平手稳,呼吸平缓是对高凤林工作的要求。几 倍的工资和两套北京住房的优越条件没有诱惑 到他,他说:把卫星打到太空,一种成功以后 的自豪感,你说金钱能买得到吗?买不到的, 这些根本就不是金钱能衡量的。他的品质与技 术对得起他的名字——“高于常人,凤毛麟角”, 他一直坚守在这儿,为了国家航天能力的提升。 而他,也会跟着他手下焊接过的 150 多架火箭 飞向星辰大海。身为工匠的他,把属于自己的 责任担当了起来,而他担起的不仅仅是属于他 自己,更是关乎国之大计民族责任。

  透过屏幕,我好像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 能量:热烈,光明,闪耀。工匠的工作貌似平 常无奇,实则伟岸无比。“这些工作中都积淀 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家 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 承受的坚忍辛劳。”节目的结语为他们的付出 做出了最好的概括。爆破与检查线路——他们 的工作我们接触不到,他们的成果我们却时时享用。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 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 民康乐。而他们却不说,只是默默前行,默默 付出。当今的中国特色需要有这样工匠的特色, 中国精神更需要有这样的工匠精神。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重任在肩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正值青年,朝气蓬勃, 学习工匠精神我们义不容辞,培养工匠能力我 们坚定前行,我们要以大国工匠们为楷模,用 一腔热血奉献国家!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 治教育一班学生)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