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值得注意的是,有地方发现,疫情在本地出现隐匿性传播,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发生病例外溢。目前,相关地区已全面加强管控措施,对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要求非必要不出行,非必要不离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即,元旦、春节双节临近,各地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如何尽可能降低对经济社会运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总体上看,全国疫情整体趋于平稳,前期受影响的多个省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呈现出疫情传播链条多、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性特征并存的情况,和我国部分周边国家疫情快速增长,各地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加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多个地区大幅度降温,也给核酸检测、流调排查、社区管控等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难度。面对种种困难,能否做到关口前移、抓好预防,尽快切断传播途径、遏制疫情扩散势头,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关键在一个“快”字。面对传播力更强、潜伏期更短、病毒载量更高的变异毒株,从加强公卫、公安、工信“三公(工)”联动,快速流调排查,及时发布疫情、风险地区、风险场所等信息,到分级分类制定检测方案,优化组织实施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扁平化高效运转指挥体系,只有争分夺秒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才能有效防止疫情外溢蔓延,避免辐射周边以及更远地区。
降低疫情处置影响,关键在一个“精”字。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方面要坚持精准防控,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科学划定管控单元,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另一方面也要同步做好精心服务。比如,对密接、次密接考研考生送考上门,确保应考尽考;安排出血热、尿毒症等病患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实现应助尽助等等。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让防控既有力度更显温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以较小社会成本获取更大的防控成效。
当前,我国仍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各地必须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确保做到放假不放松、闭环闭得住、防控防到位、措施有温度。而从个人角度来看,在严格遵守防控要求、积极配合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必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合力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将疫情影响范围缩至最小。
疫情防控是一场还在进行的“大考”,检视的是责任,考验的是担当。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我们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更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