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承载着学习研究、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培养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职责。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大学生,应当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高远的战略眼光以及犀利的批判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武器,来审视、洞察、评析当今世界和时代的一切纷繁现象,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与爱恨情仇,虽稚嫩肤浅但却至真至纯,虽大言微义但却慷慨激烈,虽细小琐事却真情涌动。我想,这可能会是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
用理论之火点燃青春的梦想,用创新的力量打通成才的通道,用坚实的足迹丈量梦想的距离——我想,这应该是本刊创立的一个基本初衷。
“南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肇基奋斗的基因,契合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体现着属地的一方胜景; 而“评论”则彰显着年轻学子指点江山的激情与激扬文字的无畏。
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经典的力量在于根植坚实的大地。我们要学好理论,我们要努力掌握好理论,我们要逐渐增强我们的“物质力量”。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一步行动比一打纲领更为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把细节做好,把小事做成。积土成山,可兴风雨,积善成德,可抵神明。
破土之苗,倍需呵护; 未来之路,尤望扶持。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最终是属于你们的。”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