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会场,有一款矿泉水,引来不少人关注。这款矿泉水,瓶身来自可循环利用材料,水源出自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其偏硅酸含量高于国家标准,有益于心脑血管保护。谈及不少人有意购买合作,企业负责人说,“大家看好的是大理山清水秀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联合国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每年向自然保护区投入450亿美元用于改善生态系统,由此带来的综合收益达上万亿美元。或许不同国家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现实能力有所差别,但人们的普遍共识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是有效增强生态系统韧性、更好应对环境风险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颇为欣喜:一是过了7、8月份盛产期,山里野生菌物种数量依然可观;二是消失了36年的竹荪类物种“香鬼笔”,在云南的哀牢山上被重新发现。这意味着,云南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大自然的馈赠也毫不吝啬。应该说,持续做好生态涵养必定能有“生态回报”,不遗余力实现绿色发展必定能有“绿色馈赠”。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但好生态不会自动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广大农村地区,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做好生态产品的开发利用。“农民院士”朱有勇带领团队,利用云南热区冬季少雨无霜、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特点,错季发展马铃薯产业,既能满足市场上2-5月份的鲜薯供给,又帮助农民每亩地增收上千元。朱有勇认为,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适合农村发展契合实际的农业产业,营造各具特色的人居环境。实践证明,因地制宜选择好产业,绿水青山能发挥出经济社会效益,助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也只有从保护自然中寻找机遇,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推动生态资源高质高效转化,好山好水的价值实现途径才能更畅通。
人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没有谁是旁观者、局外人,关键看行动,重点在落实。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厅内,有一棵被观众贴满密密麻麻“树叶”的展板树。COP15大会结束后,主办方将按照“树叶”数量种下一片碳汇林,据测算大致可以抵消本次会议排放的温室气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我们是受益者,也应成为行动者。无论是国家层面加强合作、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个人层面身体力行、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人人用心、人人有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守护好地球家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