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评论

作品精选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作品精选 > 正文

高校以劳育人的逻辑维度

时间: 2020-11-19 10:43:16来源: 作者:张国庆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功能上锤炼高尚品格、磨练顽强意志、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持之以恒,发挥劳动教育价值引导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仅直接影响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更关系到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就业倾向、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精神特质。但是,在劳动教育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短期努力就能培育出来的,而是要通过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沉淀下来并固化为价值观。为此,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必须要培养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扎实根基才能最终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浅入深,发挥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的作用,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通过理论说服人和书本教导人,还必须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劳动是联系知识与实际的纽带。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在手和脑的协调配合下,身心对专业有了更深的体验领悟,在具体情境中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个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而且还能够从具体的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的意义和快乐,感悟人生、价值等层面的真谛,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润物无声,发挥劳动教育以文化人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形成是大学生自身与各种社会、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身边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感染与熏陶,他们大学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学校里度过,因此,高校重视劳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用榜样的事迹感染人,如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引领——大学校园里艰苦奋斗的励志传奇、向上向善的动人故事、刻苦努力的勤奋模范。传播社会大力宣传的劳模故事,它们不仅能够使劳动观教育贴近学生实际,增强学生的劳动认同,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使学生在校园活动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劳动教育也是大学生实现梦想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也就是说,即使梦想再美丽、机会再繁多,如果没有辛勤奋斗,一切都是徒劳的,梦想到实现之间隔着奋斗的距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有活力、最富激情、最具闯劲的阶段,只有依靠勤奋不辍、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劳动,才能把人生梦想变成现实。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学生 推送编委:姜纪元)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