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 学号:20175011119 姓名:张梦飞
2010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到给中小学生减负,并将减负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2011年,给中小学生减负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放学时间提前,家庭作业量减少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小学生校内减负大有成效。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小学生课外时间增多,家长们就利用这些课余时间给孩子们报各种补习班,使得有些孩子就算课外时间长但仍具备很大压力。大量课外补习班鱼龙混杂,许多课外补习班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进行盈利,有的补习老师并非专业出身,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认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应在学校内进行,把中小学生还给学校尤为重要。
把中小学生还给学校,有助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许多课外补习班的老师并非专业出身,他们不能教给孩子专业知识,有的补习班甚至只是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进行盈利,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吗?答案可想而知。更为夸张的是,有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超过孩子现阶段能力范围的知识补习班,比如让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学习微积分,学习《牛津英语》。超出孩子承受范围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何尝不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呢?所以,中小学生的教育应有正规的教育机构——学校负责。学校内的老师们全部为专业出身,具备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够做到很好地教育孩子,可以很好地教给孩子现阶段所需的知识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把中小学生还给学校,有助于减轻课外补习班给家长带来的经济负担。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补习班,有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家长则承受着不小的来自经济、精神各方面的压力。有的家长易受补习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宣传的吸引,顶着经济压力也要给孩子报名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有的家长爱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别人上什么补习班咱也报什么补习班,要赶上“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效果又如何呢?恐怕大多适得其反。家长们顶着经济压力、精神压力给孩子补习,倒不如让孩子们在学校就可以掌握所需知识,既有利于减轻家长的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把中小学生还给学校,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学习压力。孩子们放学后奔赴各种补习班,上完这个上那个,补完这一门补那一门,少则三两个,多则六七个,就算放学时间早早提前,但巨大的课外补习压力使孩子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出现在各个“冲刺班”、“加强班”、“一对一辅导班”的教室内。甚至有些孩子向学校请“病”假去上补习班的课,孩子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做题机器”,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享受不到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与其让孩子们在不知教育效果如何的课外机构花费大量时间与金钱补习,不如将中小学生还给学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来以倡导素质教育为目的的给中小学生减负,却与各种安排不合理的教育资源挂钩,给孩子和家长们带来了巨大的身心负担,所以,实行把中小学生还给学校的措施,有利于减轻各种校外补习班给家长带来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教育高质量发展。把中小学生还给学校,需要适当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以便于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需要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需要学校以中小学课标为导向进行教育。把中小学生还给学校,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任务。(指导老师:谷茵)
推送人:2018级思政一班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