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9月10日,我们光荣地迎来了 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 中央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带我 们回顾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优秀教育成 果。现如今站在十九大的新起点上,习主席又 作出重要指示,办好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 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那么四方主体该如何 共同发力,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呢?
以家风为纽带,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 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自古以 来,中国尤为重视家风的建设,如留下来的千 古传诵文章《颜氏家训》和《训俭示康》,这 些古训里不仅蕴含着古人对家风的诠释,也给 后人以深刻的启发。如果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 所学校,那么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 风是连接孩子与教育的纽带。因此,家长要承 担起培养良好家风的责任,帮助孩子扣好人生 的第一粒扣子,上好人生的第一节课。家长不仅在生活中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树 立榜样,还要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采 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多采取赞美和鼓励式教育,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 习惯。只有这样,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才能 培养出良好的家风。
以学校为中心,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 学校教育在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特殊的地位 决定了学校要承担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 要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 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对新型人才的需 要,因此,学校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 教师观和教学观。新的学生观要求学校教育应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学生的需求;新的教 师观要求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在角色上不 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是研究开发实 践者,在行动上应该不仅仅是尊重赞赏学生的 好老师,还应该是合作互利的好同事;新的教
学观要求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向合作 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方向转变。
以政府为导向,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 政府是学校教育的依托,也是促进学校教育发 展的重要依托。因此,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响 应国家政策,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学校教育 提供政策保障,激发教育活力;另一方面,政 府也应该积极深入基层,了解学校教育的困难 和不足,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争取应有的权益。 通过国家财政为学校教育解决后顾之忧,让每 位老师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 获得感。
以社会为依托,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 社会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 同时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在理论层面,每一个社会经济体都应该承 担起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因为只有认识到位了,才有转换为实践的可能。在实践层 面,社会上的各个经济体都可以采取多样化的 形式,为青少年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如社会上 的各种大学生资助基金项目;又如“马云公益 基金会”的创始人马云,目前捐助的公益基金 已高达百亿,可以说他的善举是划时代的。时 代呼唤使命,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每一 个人都有这样的责任意识,当我们取得一定成 功时,教育更需要我们的支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殷 切期待,更是万千民众的殷切期盼。因此让我 们紧紧以家风为纽带、以学校为中心、以政府 为导向、以社会为依托,四方协同发力,齐头 并进,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 治教育二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