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随着“种草”社交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在消费之前,通过平台搜索别人的分享笔记“做功课”,有的通过短视频博主的分享了解产品的好坏。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平台给“素人博主”提供植入“软广”的内容,正让“种草平台”成为“韭菜平台”,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种草也好,测评也好,本质上是从消费者的视角来提供产品更为客观全面的信息,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亲近感。这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行为,成为连接产品和消费者的一种新方式,本该成为各方“皆大欢喜”的良性循环。然而当越来越多品牌方安排素人博主发软广,营造“有大量普通人在使用”的虚假氛围;当越来越多的博主瞄准不菲的推广费,在笔记内容、视频作品中夹带私货,令人真假难辨;更有甚者,由于一些博主没有专业能力对产品功效进行甄别,一些“三无商家”便见缝插针,过分渲染夸大功效,诱导消费者。凡此种种,不仅污染了互联网生态、降低了平台的用户体验,也给消费者权益留下了隐患。
有人说,现在是万物皆可广告的时代。的确,从现实生活中的橱窗,到购物平台的评论区,再到社交平台的日常分享,无处不在的广告充斥着各个角落,为企业开辟商业营销的新赛道。对于种草社区和短视频平台上的博主而言,面对品牌方真金白银的投入,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挡这样的诱惑呢?问题在于,这种变现方式是不是符合规范?有没有破坏互联网的诚信原则?会给市场经济带来哪些风险?这些问题值得深思。现实中,一些博主在个人介绍里表态“不看私信”“不接广告”,实际上却对接单、收产品、拍图、发文等流程熟稔于心;有的打着测评旗号,实际上给钱就说好话,甚至不惜恶意诋毁竞争产品。这些打着分享高品质生活的旗号、标榜客观公正,实际上干的却是商业营销的买卖,损害的是平台的商誉,透支的是消费者信任。
事实上,网络博主追求变现无可厚非,相比较需要更多人力、物力投入的直播带货,广告植入无疑是变现快、来钱快的方式。但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资本的诱惑,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初心,面对自己的粉丝,能不能体现尊重和负责,检验着博主的底线和修养;那种把粉丝当“韭菜”来割的做法,用蒙骗消费者的方式赚快钱,显然令人不齿。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头部博主而言,苦心孤诣积聚起关注度不易,更应该珍惜自己的声誉,一旦“翻车”得不偿失。对那些素人博主而言,“3块钱1篇的种草笔记”或许能够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但长此以往破坏的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网络环境,倘若因此给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还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过,真假难辨的广告植入充斥网络,仅靠博主自律不行,还需要监管方、平台方合力纠偏。2016年颁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那些处心积虑的广告植入,显然应该纳入法律规范管理之中。现实中,有的平台对“灰色软广”缺乏有效监管,一些博主即使分享不实的“种草笔记”,被粉丝指责“恰烂饭”,最多也是被删除内容或者封号。对于虚假广告植入不能听之任之。要知道,一旦“种草”变成“种韭菜”,一个处处是“坑”的平台,恐怕也难以得到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