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评论

作品精选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作品精选 > 正文

大学教室卫生问题的治理良方

时间: 2019-03-30 22:53:10来源: 作者:张晓艳 阅读:

  我们处在共同的学习环境中,坐在共同的 教室,每一个人都是教室中的主体,那么我们 能不能保持教室座位净土呢?教室座位净土就 是每个人在下课后保持自己座位干净和教室整 体干净卫生,为另一些来到这里学习的人们提 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现在,教室卫生问题层 出不穷,保持教室座位净土更是难上加难。

  “脏乱差”成为大学教室卫生问题的“标 配词”而这种问题的出现又是内外部因素综合 造成的。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自身环保意识不强, 且容易受群体行为影响,进而效仿错误的行为; 另一方面,制度规范执行强度不够,没有引起 大学生足够的重视,大学生没有树立保持教室 卫生的意识。那么,如何规范治理大学教室卫 生问题,保持座位净土呢?

  做好自身,增强环保意识。每个人都是教 室卫生问题治理的主体,增强自身文明素质是 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大学生自身难道没有意 识去保持好教室卫生吗 ?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本科教学评估期间,教室卫生整体保持良好, 而在平时,脏乱差却成了“标配”,增强个人 环保意识必须要组织培育文明公德的集体活 动,形成内心的一种自觉意识;旅游大环境下 尚且树立“我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垃圾” 的环保标语,而在大学教室自身所处的小环境 中,我们更应该加强文明标语引导,在潜移默 化中增强自身环保意识 ,为他人留一片座位净 土,做一个更加有境界的人。

  专心自律,形成行为向导。恩格斯说过:“人 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任何行为都不是孤立存 在的,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行为,是一 种群体性行为。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教室卫生问题的产生 是大家“效仿错误行为”的结果。形成群体行 为向导,首先,必须培育个人环保公德,形成 正确的个人行为进而形成整体行为向导;其次, 从群体上看,加强引导,避免效仿错误的群体 行为;最后,以班级为主体形成优良班风,讲 文明讲卫生,从而保持教室环境的干净卫生。 为保持教室环境卫生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形成有效的群体行为向导,营造文明教室环境。

  外部施压,制度规范行为。制度规范是一 种有效的外部施压行为。古有商鞅变法、制度 规范社会行为、形成秦朝大一统盛世,今有法 律规范大众社会行为、建构文明法制社会,而在学校中,也需要我们通过制度规范来外部施 压发挥有效作用。制定固定教室卫生保持制度, 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班级,明确奖惩措施, 树立共同责任意识,才能更好的去解决教室卫 生问题。教室卫生问题的治理需要内外合力共 同解决,需要每一个人在内心树立自觉意识, 再辅之以外部制度规范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制 度规范体系,创造文明教室环境。

  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垃圾,守好自己教 室座位上的净土。增强自身环保意识、加强正 确的群体行为向导、建立强有力的制度规范体 系,保持教室干净卫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一直在为文明接力!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 治教育二班学生)

热门信息